>> 欢迎您,请先登陆 | 注册 | 发贴排行 | 搜索 | 帮助 | 退出 | 管理 | 返回主页

    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社区
    site
       地震发震机理新解---地下雷电!

发表一个新主题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文字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加入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发送给朋友 刷新本主题

  
  dgxzk
  
  用户等级:新手上路
  发表文章:3
  注册时间:
  10/19/2009 11:59:21 PM
   给dgxzk发送一个短消息短消息   查看admin的个人资料查看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dgxzk邮件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引用回复  回复贴子直接回复   搜索dgxzk发表过的所有文章搜索
地震发震机理新解
―――软流层热盐溶浆产生大量电荷并发生放电现象带来强烈震动
作者:许兆康 广东东莞

正文: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大小不一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地震的发震机理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解释,地震的短临预报也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此,本人提出地震的发震机理类似于地面雨天的雷鸣闪电,上地幔的软流层热盐溶浆产生大量正负电荷,正负电荷分层聚集,当处于上层的电荷与地壳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数值时,便会发生如闪电般的瞬间放电,放电带来强烈的震动并传至地表,造成破坏,以下为具体论述。
众所周知,地球的深处有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50-25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本人认为软流层的形成则是在地球的孕育过程中,当地球体积达到一定时,地球内部开始发热,密布地下的碎冰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融化,并随着地球体积的增大而逐渐上行至上地幔,以高热高压的液态存在,这些热的水在上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地溶解了岩土中的氯化物,如NaCL,增强了溶浆的溶解力,并在随后仍不断地溶解岩土中的氯化物以及钠、镁、钙、钾、锶、氯、硫、碳、溴、氟、硼等其他矿物质,成为了成份复杂多样,溶解力强的热盐溶浆(类似现在陆地盐矿中提取盐粒的卤水),最终在上地幔深度在50-250km之间形成热盐溶浆软流层。(如图一)
热盐溶浆层(软流层)内含有多种金属化合物,高温高压下,这些金属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如铅锌电池般),释放出正负离子,这些离子如地面上积雨云中的正负离子般聚集,并在聚集到一定规模、与地壳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便发生瞬间放电,放电产生强烈的震动,造成地震(见图二)。

由地震前后一些观测现象及数据可对以上观点提供支持:
1. 电磁波现象,地震前,会有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发出,如杨智敏、钱复业等人探测到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证明了地下有强度较大的电化学现象发生。
2. 地电及地磁场变化,地震发生前后,地电与地磁场变化剧烈,证明地下有强度较大的电化学现象发生。
3. 磁暴与地震的关系,当太阳发生磁暴时,发生地震的频度比平时为大,因为由太阳发射出的带电离子到达地球后诱发了地震。
4. 陆上地震震源深度绝大多数在10公里以内,小震较多,而海洋地震震源深度则集中在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中,且震级较大,其原因在于海洋地壳因含水而与软流层热盐溶浆带电层间较难发生放电现象,海洋地震多为热盐溶浆内部上下带电层之间的放电,见表一及图三。

表一.2009年8月份3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地震类型 次数 震源深度 烈度
<10km 10~50km 50~250km >250km 3~4 4~6 >6
陆地地震 59 46 11 2 0 50 7 2
海洋地震 11 1 8 1 1 0 1 10
总数:70
数据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5. 震区金属矿产往往较丰富。
6. 旱震关系,多年大旱地区往往容易发震,因为地壳含雨水越少,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电位差就越大,越容易发生放电现象。
7. 地震大都发生在盆地与海洋的西边,可映证地下软流层的发震作用,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液体物质就会向西堆积。
8. 前震与余震,地震发生时,都有前震与余震,而这与打雷很相似,直到电荷多次释放完后地震才结束。
9. 动物反映,震前,动物会显得烦躁不安,反应地下电场发生了大的变化。
10. 地震云,地震区常会出现地震云,其原因在于地下大量电荷聚积带来地表电场变化所至,而不是热量传递至云中所至。
11. 地声、地光,发生地震时,声音与雷声很相似;大级别地震发生时,往往会有地光,其原因就在于地下放电时,地表空气中分子发生电离而发光。
12. 多震带反复震,按能量释放理论,一个地区在震后因能量释放完毕就不大会再震了,而实际上,多震带反复地发震,原因就在于热盐溶浆内的电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每次震后,经过一断时间的积累,便又再会发震。
13. 地震带基本上在盆地西边缘,太平洋即可看做一个巨型盆地,而石油资源基本上在盆地地区,可应证地质早期热盐溶浆的大量存在,多集中在西边缘则说明地下流体在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中,流体在西边聚集。

结论及推论:
1.地震的肇因为地下热盐溶浆放电。
2.中国的地震区应分为西太平洋沿岸震区、四川盆地震区、塔里木盆地震区、准葛尔盆地震区、柴达木盆地震区、吐鲁番盆地震区、哈密盆地震区、江汉盆地震区等。
3.消震措施:导走电荷或中和电荷。
4.由热盐溶浆所产生的电场同时也是百慕大飞机轮船神秘失踪的原因,因为电场会使得电子仪器失灵,且金属物体在电场中移动将产生电荷,导致携带燃油的飞机及船只起火甚至爆炸。


   发贴时间:10/20/2009 12:00:02 AM      已设置保密

本帖子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与原作者联 系并注明出处 - 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 [http://www.geochina.org]

相关贴子


  *为必填项目 只有注册用户能发表贴子

用户名: *  [注册]
密码: *  
标题: * 
 不得超过 50 个汉字
内容: